菌根高效共生水稻新品系现场观摩与测产会在萍乡召开
节肥节药,减少面源污染,绿色生产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。为实现水稻生产化肥农药“零增长”,我院水稻所黄仁良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的合作,历时10年协同攻关,从东乡野生稻中成功克隆出全球首个调控AMF高效共生并正向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OsCERK1DY并获得基因专利授权。
为衡量OsCERK1DY基因在田间减施化肥的实用效果,加快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丛枝菌根高效共生水稻新品种(系)及其相关技术的示范和推广,黄仁良团队选取了江西九江、赣州、吉安、南昌、萍乡等8个区域进行试验示范。7月16日,菌根高效共生水稻现场观摩与测产评议会在萍乡举行。
“赣菌稻1号”是东乡野生稻与“中早35”杂交后选育而成的携带OsCERK1DY基因水稻新品系。观摩会现场,专家对“赣菌稻1号”及其对照品种“中早35”进行现场考察,评价了OsCERK1DY基因田间减施化肥效果:在相同的施肥水平下,“赣菌稻1号”与“中早35”相比,长势好,分蘖强、叶色绿、生物量大;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,与“中早35”相比,“赣菌稻1号”产量明显增加。
鉴于OsCERK1DY基因在田间具有促进水稻营养吸收、减肥增产的效果,专家组一致认为,该基因是一个重大发现,在绿色超级水稻培育上有重要应用价值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、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贺浩华等专家参加测产,省农科院副院长余传源等领导参会。

田间观摩

评议会现场